从商标注册,看雀巢“咖啡伴侣”与后谷“咖啡伴旅”的市场较量
阅读:19
2025-03-24 09:43:14
来源:商标圈
作者:淘标网
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,咖啡已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提神饮品。无论是繁忙的上班族,还是悠闲的午后时光,一杯香浓的咖啡总能带来片刻的宁静与满足。在众多咖啡品牌中,雀巢咖啡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品质,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喜爱,而其经典搭档——雀巢咖啡伴侣更是成为了无数咖啡爱好者的首选。
雀巢公司,这个创立于1866年的瑞士食品巨头,自1988年在中国为“咖啡伴侣”申请商标以来,便以其独特的植脂末配方,让苦涩的咖啡变得丝滑顺口,奶香与咖啡香交织,带给人们极致的味觉享受。雀巢咖啡伴侣不仅品质卓越,而且包装多样,无论是瓶装还是袋装,都便于携带,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饮用需求。在雀巢品牌的强大背书下,咖啡伴侣迅速占领市场,与雀巢咖啡一同成为了消费者心中的“黄金搭档”。
然而,市场的平静并未持续太久。2010年成立的昆明后谷咖啡销售有限公司,虽然规模不及雀巢,但其在咖啡行业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觑。作为宏天实业集团旗下的企业,后谷咖啡在人员、资本和知识产权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实力。自2012年起,后谷咖啡开始委托生产“咖啡伴旅”植脂末产品,并在自家网站及各大电商平台进行大力宣传。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包装,咖啡伴旅迅速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,销量节节攀升。
然而,这场看似平静的市场较量,却在2017年5月被雀巢公司的一纸诉状打破。雀巢公司认为,“咖啡伴侣”作为其在中国注册的商标,具有很高的知名度,消费者一看便知是雀巢产品。而后谷咖啡的“咖啡伴旅”读音与“咖啡伴侣”相近,产品同样是植脂末,明显存在误导消费者、借名谋利的嫌疑。因此,雀巢公司要求后谷咖啡停用该商标,并索赔100万元及承担诉讼费。
面对雀巢公司的指控,后谷咖啡并未示弱。其律师指出,“咖啡伴侣”一词本身具有描述性,如今已成为大众对改善咖啡口感植脂末产品的统称,而非仅指雀巢产品。同时,后谷咖啡还提供了市场调查报告作为佐证,显示多数消费者提及“咖啡伴侣”时,首先想到的是产品功能而非雀巢品牌。此外,后谷咖啡还强调,“咖啡伴旅”与“咖啡伴侣”在字形和含义上均有所不同,“伴旅”寓意陪伴咖啡开启味觉旅途,与“伴侣”的日常陪伴感截然不同。因此,消费者能够区分两者,不会造成混淆。
这场商标之争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路打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。终审时,法院认为雀巢享有“咖啡伴侣”商标专用权,但因该词具有描述性,且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,其通用性逐渐增强,商标显著性减弱,因此禁用权保护范围受限。同时,法院认为“咖啡伴旅”虽然读音与“咖啡伴侣”相近,但字形和含义不同,且后谷咖啡在包装和宣传上标注醒目,消费者能够分清两者,因此不构成侵权。然而,后谷咖啡在网店用品名中使用“咖啡伴侣”及“后谷咖啡伴侣”字样属于侵权行为,需停止侵权并赔偿雀巢5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