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吒系列动画电影大卖,哪吒汽车却深陷商标争议!

阅读:15 2025-03-24 09:47:57 来源:IP界 作者:淘标网

近日,全国人民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:动画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打破了中国影史纪录,票房过百亿。据最新预测数据显示,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总票房将超160亿元。

哪吒这一IP价值的水涨船高,随之而来的不只是荣耀,还有商标争议的风波。

2019年,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凭借超50亿的票房佳绩,一举夺得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,成为备受瞩目的现象级IP。电影出品方光线传媒迅速布局商标战略,成功注册了包括“哪吒之魔童降世”、“魔童哪吒”等在内的多个商标,涵盖了影视、游戏、玩具等多个领域。

然而,早在2018年,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便已推出了“哪吒汽车”品牌,并抢先注册了与“哪吒”相关的商标,主要涵盖汽车及运输工具等类别。

2021年,光线传媒正式对哪吒汽车的“哪吒”商标提出异议,指出其在影视、游戏等领域的注册误导公众,进而损害电影IP的商业价值。哪吒汽车则强调其商标注册类别与影视行业无直接关联,且品牌命名时间早于电影上映,不存在任何恶意抢注行为。

这场商标争夺战在2023年进一步升级。哪吒汽车申请的“魔小童”商标同样遭遇了光线影业的异议,并被商标局决定不予注册。此外,光线影业还对哪吒汽车申请的其他相关商标,如“哪吒大魔童”、“哪吒小魔童”等,提出了无效宣告请求。

哪吒汽车也曾试图反击,请求对“魔童哪吒”商标进行无效宣告,但商标局评审认为其理由不成立,最终维持了光线影业的商标权。

这场围绕“魔童哪吒”的商标之争,无疑为整个IP经济领域敲响了警钟。

在IP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,企业和创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商标保护的重要性。在作品创作初期,就应着手规划商标布局,及时申请注册,并尽可能覆盖多个类别,构建起坚不可摧的知识产权保护网。

同时,对于公共文化IP的开发与利用,如何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实现合理共享,避免过度竞争与侵权纠纷,也是所有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。

相关文章
{{ v.title }}
{{ v.description||(cleanHtml(v.content)).substr(0,100)+'···' }}
你可能感兴趣
推荐阅读 更多>
推荐商标

{{ v.name }}

{{ v.cls }}类

立即购买 联系客服